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正文
千里驰行帮扶路 同课异构促教研——地大附校教育扶贫在行动发布时间:2020-12-04 浏览量:


千里驰行帮扶路  同课异构促教研

——地大附校教育扶贫在行动

地大附校讯(通讯员张莉)从东湖之滨的中国地质大学附属学校到彩云之南的施甸县第二中学,俯仰千米之距,跨越千里之遥,11月11日——15日,4名学科教师在附属学校总支书记彭冠军的带领下,奔赴千里之外,走进施甸县第二中学和摆榔乡民族学校,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一、出一份绵薄之力,助推脱贫攻坚  

决胜脱贫攻坚,基础在教育。投身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的洪流,为构筑伟大的中国梦,献一份绵薄之力,发一束微米之光,是千千万万教师的家国大爱,更是辛勤的园丁们光荣的使命与事业追求。为充分发挥附校教师的帮扶热情,为教师们教育扶贫搭建平台,附校成立了教育扶贫工作组,按照“积极精准、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确保安全”的原则制定了详实的工作方案,精心组织了这次教育扶贫微行动。在短短几天的帮扶活动中,地大附校教育扶贫工作组的各位成员,在彭冠军书记和袁杰校长的带领下,从“心”出发,不辞辛苦投入到这次“教育微帮扶”行动。在蜿蜒崎岖的山村路上,留下他们匆匆的身影;在施甸二中和摆榔乡民族中学的校园里,留下他们殷切的话语;在几百名高原山乡学子和教师的心中,留下他们的热情,他们用微小的行动诠释着普通教师的家国情怀。


▲地大附校帮扶工作小组成员

施甸县摆榔乡民族学校座谈会



二、尽一份教育之情,导引学科教研

在本次帮扶活动中,地大附属学校蔡小川、李琼、赵凤霞三位老师与施甸二中的张顺利、王院梅、常莲芳三位老师,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在施甸二中就数学、英语、物理三个学科展开了深入的课堂教学探究,并为摆榔乡民族学校的教师送上了三节精彩的示范课。


蔡小川老师物理课堂教学

李琼老师英语课堂教学

▲赵凤霞老师物理课堂教学


三位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为身处高原山乡的教师们打开了教育思路,老师们深受启发。张顺利等数学老师评价蔡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逐层引入,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用动画微课形式给学生们强化课程的重难点;用鼓励与耐心有序推进分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王院梅等英语老师称赞李琼老师的课,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活泼的英文歌曲导入,穿插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充分利用希沃白板等教学手段,采用看图,看动画,配音等多种互动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莲芳等物理老师认为赵凤霞老师的课激情洋溢而不失幽默;整堂课层层设疑,步步推进;实验过程,强调规范;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强调严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是一堂充实且精彩的实验课。

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获得了学科教师的好评,也深深吸引了受教的山乡学子,课后学生纷纷留言,表达自己上课的感受。学生张家宝谈到上英语课的感受:“英语老师上课专心、亲切、有趣,我们很开心,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们有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杨忠泽说:“赵老师是一个温柔的老师,与您相处时有一种愉快和放松的感觉,期待下一次您还能给我们班上一节物理课”。


▲施甸县第二中学部分学生留言


三、发一束微米之光,共筑教育梦想

在本次帮扶活动中,附校党总支书记彭冠军同志为坚守在高原的乡村教师,作了《弘扬抗疫精神 筑牢教育基石》的报告。在报告中,彭书记介绍了作为抗疫志愿者所经历的武汉抗疫中一些感人的事迹,表现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使命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天下精神。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彩云之南的基层教师们,心中有爱,眼中有光,为了每一个生命坚守一线、无私付出,靠着他们的脊梁扛起中国最基层的教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扶贫必先扶智,彭冠军书记代表附校表示,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落细落实教育扶贫;精准施策,谋划好对施甸二中和摆榔乡民族学校的三年帮扶计划,共谋帮扶思路、共商交流计划、共筑教育梦想。


彭冠军书记上党课


照相|张莉  编审|张泽汀  审核|彭冠军、袁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