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正文
片区教研共交流,切磋教艺促成长——洪山区教育局东片学区科学学科“四同”主题教研报道发布时间:2024-12-22 浏览量:

(通讯员史静)沐浴着冬日暖阳,洪山区教育局东片学区兄弟学校的科学老师们,12月18日上午,齐聚地大附校,围绕“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多元化情智课堂”来共同探讨小学科学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为孩子们开启更精彩的科学之旅。

本次教研共2个环节,4个部分,首先,刘阳老师带领五(1)班的孩子们共同探索《身体的“总指挥”》(五上)一课开启本次科学之旅。

展示课结束,刘阳老师围绕备课、试教以及反思等环节进行了说课。让参会的老师们全方位了解了整节课的设计思路。

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对刘阳老师的这节课称赞不已。南望山小学的庄老师认为“课程设计有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类比体验特别出彩,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值得学习。”鲁小二分校的唐老师认为“整节课感觉非常愉悦,刘阳老师的备课过程和课堂细节的处理,凸显了课程的创意和完整性,类比体验让人印象深刻,说明刘阳老师做准备工作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鲁小一分校的肖老师认为“刘阳老师对教材的梳理和调整,让课堂变得更有趣,学生更有参与感。”旭光学校石老师认为“课程中使用的各种教具和活动,激发了学生对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代信息技术的熟练使用更是让我们深受震撼。”

刘立新副校长在发言中介绍了我校在科学课教学、学科组校本教研方面的特色。我校科学学科教研组,围绕中国地质大学“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及人才优势,积极探索并开发具有地大特色的校本课程及校本教研活动。如小学部的科学老师们利用地大博物馆资源开展 “地球科学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今天刘阳老师的《身体的“总指挥”》这节课,则是学校“健康生活主题”专题教研活动成果的具体呈现。课程内容和效果,体现了学科组内科学、品德、心理健康、信息技术各学科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学科融合能力以及强大的技术支撑。刘校长还特别强调:科学老师应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围绕学科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AI+”等新技术手段,勇立潮头,不断进取。

地大附属学校薛元华校长作总结发言。薛校长首先向参加本次片区教研的老师们表达了欢迎和感谢;随后,薛校长谈了听课后的感受,薛校长高度认同兄第学校老师们对本节课的评价,认为:首先,这节课无疑体现了我们地大附校科学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也充分体现了刘阳老师的个人素养。这节课无疑是一堂高质量、高品位,让学生有高收获的一节课,充分体现了理想课堂的6个维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其次,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刘阳老师个体的创造,对教材的梳理和改变,游戏的设计,AI的应用,丰富的视频......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都做得非常到位,贴近生活,而且还自制了“博物馆参观指南”,形象直观,充分体现了这堂课的生动性,整个设计也非常饱满和丰富,所以整个这堂课听起来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

结合本节课,薛校长也对今后的科学课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思政教育可以落实到我们的每一堂常规课,人人皆为德育工作者,这节课还有丰富的德育素材可以挖掘,继而深化主题,提高本节课的质量;其次,健康生活的切入点非常好,而且进行了拓展,但是不够,还要延展,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充分表达。这样就能够实现跨学科融合;第三,使用更多的高技术、新手段是我们科学课的使命。以后我们的科学课要引领时代,把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搬到教室,堂堂课有凸显,我们的科学课堂就会生机勃勃,鲜活灵动。同时,也将把科学教研组的这种好的做法迅速推广宣传,让我们的课堂能够有时代感,这就是创新创造的生产力,这就是教育的新质生产力的凸显。最后,薛校长特别强调科学课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学校对科学组的支持,今后逐步改善学生科学课的学习条件,朝向美好,共同努力!(编辑吴瑛婷 审核周良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