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段亚清、邓谊萍)“祥龙摆尾辞旧岁,金蛇纳福启新程。”为了让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展示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地大附校低数组的老师们本着探究传统文化与各学科融合的契机,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找到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相契合的点,在2025年1月3日举办了一场“探索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奥妙”为主题的游园闯关活动——“灵蛇闹新春,欢乐游园会”,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学生们身着红色服装化身小福娃,沉浸式闯关,喜迎蛇年。

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一、二年级数学组的教师们在附属学校副校长周良军老师和教导主任魏瑞燕老师的统筹安排下,低数组教研组长陈向莲老师带领一二年级数学教师早布置早筹划早安排,精心策划闹新春游园内容,发挥团队智慧,设计充满巧思的游园设施,利用放学后的休息时间制作道具组织布置游园场地,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氛围感十足的灵蛇闹新春主题乐园。


2025年1月3日上午,在冬日暖阳照射下的地大附校魅力无穷,孩子们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福娃,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享受本次欢乐游园会。
第一关:灵蛇献瑞,“投”其所好
负责教师:段亚清老师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石。第一关旨在帮助同学们打好计算的基础,同时保护和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以投掷沙包,趣味套圈、投壶游戏、抽口算福卡为背景的创新口算闯关活动。瞧!孩子们一边丢沙包,一边做数学题,既巩固了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又锻炼了精准投掷的动作技能,体验到了在“玩”中学的快乐。



第二关:蛇来运转,“眼”观八方
负责教师:李嘉欣老师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所谓蛇来运转,“眼”观八方,考察内容是认识立体图形,认识角和认识钟表。一年级的孩子们对各种立体图形了如指掌;二年级的孩子们也能精确了解准确时间,分辨三种角,并知道三种角之间的关系,轻松闯关。

第三关:金蛇送福,“兜”住惊喜
负责教师:冯奥博老师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产物,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孩子们不仅要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而且要能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结合一、二年级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老师们以“新年盲盒”和“抽奖箱”摸球的创意形式设置闯关游戏,旨在锻炼同学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第四关:金蛇贺岁,能“言”善辩
负责教师:向明老师
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策略。孩子们不仅能迅速口算,迅速解题,还能够看算式编题目,通过这个环节,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畅所欲言,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

“恭喜你,闯关成功!”孩子们手中拿着代表闯关成功的蛇年贴纸,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心中满满的成就感。“我顺利通关啦!”、“你真厉害呀”、“我收获了好多知识”、“闯关游园真开心”……自信开心的话语、鼓掌欢呼声和欢快的笑声不绝于耳。






不一样的测试,让我们看到孩子们不一样的学习状态和热情,我们将继续坚持落实“双减”政策,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探索无纸笔评价方式,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检测学生一学期以来的成长与进步,在快乐的环境中幸福成长,让“双减”工作更有温度、更有质量。希望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幸运的伏笔。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但孩子们的每一步都是成长,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值得肯定与赞扬,要知道勇敢追梦的宝贝是最棒的!
一二年级数学游园大合影










在“双减”背景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坚持“让每个孩子情智兼备,真美向善”的办学理念,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遵循新课标倡导的“无应用即无学习”的教学原则,依据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实践。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究和完善多元化评价模式,为孩子们创造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编辑吴瑛婷 审核周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