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正文
探秘AI时代语文教育真谛,地大附校教师蓉城“取经”满载归发布时间:2025-08-03 浏览量:

(通讯员 陈雅琴)7月21日至24日,第十届全国小语名家深度研习营“AI时代小学语文的坚守与创新”在成都举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的7位语文教师,跨越千里从武汉奔赴成都,深度参与这场教学盛宴,探寻AI浪潮下语文教学新路径。

聚焦前沿:AI赋能与课堂实践

开营首日,地大附校的老师们便展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上午,焦建利教授《AI赋能语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讲座现场,老师们认真记录AI与语文教育融合的创新点;高子阳老师AI习作课《故事新编》示范及讲座《生成式AI与小学作文教学变革谈》,生动展示了AI工具如何激发学生创意、优化写作流程,并且分享了自己用AI批改作文的经验,大家全程凝神贯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技术应用的关键点与教学启发。课间,他们围在一起热议:“如何将AI作文批改工具引入我校中高段习作教学?”“生成式AI在激发低段学生表达欲望上能做什么?”

下午黄莺老师和何捷老师带来了两节扎实的示范课,何捷老师《教与学的统一》的讲座,回归语文本质,强调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

名师引领:素养导向与教学变革

第二日聚焦核心素养与教学方式变革。成尚荣教授的讲座《学科建设中的名师成长》从教育家高度指明方向。鱼利明老师的《能不忆江南》主题学习示范课及衔接讲座,穆传慧老师两课时的《夏日绝句》深度教学,展现了单元整体设计与文化传承的课堂魅力。下午老师们则深度体验“习课堂”模式:管建刚老师及其团队樊小园老师联袂呈现《夏天里的成长》两课时阅读教学,清晰展示了任务驱动、时间管理、当堂练习的高效课堂形态。管建刚老师《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语文要素的灵魂是什么?》两场讲座,更深刻剖析了“习课堂”理念内核——回归基础、精讲多练、管理增效。在观摩间隙,我校教师化身“学习共同体”,热烈讨论“习课堂”模式对我校学情的适用性,特别是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特点,关于如何调整任务单设计和优化课堂管理流程进行交流。

多元探索:课例展示与素养落地

第三日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何夏寿老师带来了充满童趣的童话课文《雾在哪里》与充满革命情怀的《延安,我把你追寻》,并作讲座《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其深厚的教学功力与设计思想。门雨红老师的低段写话课《( )的夏天》充满创意。下午再次聚焦“习课堂”:管建刚老师的习作课《我的心儿怦怦跳》及樊小园老师的《有你,真好》,结合管建刚老师《课堂管理:决定教师成败的首要因素》及樊小园《习课堂Q币激励系统》讲座,系统呈现了习作教学的“习课堂”路径与激励策略。我校教师认真记录每一种课型的操作要点,特别是习课堂的流程设计、时间分配和激励手段。

启迪未来:理念升华与坚定前行

最后一日在思想启迪中迈向高潮。何夏寿老师《培养自己的太阳》讲座充满教育情怀与智慧。谈永康老师的《观察日记》示范课及《生态作文教学探索》讲座,则提供了亲近自然、自由表达的作文教学新视角。管建刚老师压轴讲座《减负的本质与提质的根本》再次强调了提高课堂效率、用好工具的核心要义。在颁奖与新征程展望环节,我校教师认真回顾四天所学,明晰要将AI赋能、创新实践与本质坚守融入教学,为培育新时代人才蓄力。

这场研习营,名家荟萃、内容多元。地大附校7位教师全程投入,既探AI赋能的创新方向,又守语文教学素养根基。他们将带着所学,在地大附校的语文课堂上,以守正创新之姿,推动学科发展,让AI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绽放新光彩。(编辑潘明望 审核周良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