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正文
宜地大讲坛 第九讲——地学探秘启智,童心筑梦未来发布时间:2025-09-25 浏览量:

(通讯员 李文)为拓宽学生的地球科学视野,2025年9月17日,我校荣幸邀请到原民盟地大委员会主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马振东教授,举办了一场以“美丽的地球”为主题的科普讲座。此次讲座引领六年级学生踏上探索地球奥秘的科学之旅。

深空视角:解锁地球“蓝衣”密码

讲座伊始,84岁的老教授便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地球为何呈蓝色”,迅速激发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他巧妙地结合太空影像资料和翟志刚出舱的真实经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海洋反射、大气散射等光学原理,以及地球独特的运行机制,生动地勾勒出地球在宇宙中的独特风貌。

地心探秘:解码地球“三层结”与地球宝藏

在阐述地球内部结构的过程中,马教授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洋葱”,逐层深入剖析,使得原本复杂的地质概念变得浅显易懂。他还特别展示了众多珍贵的矿物标本,使学生得以直观领略地质的瑰丽,引发了一阵阵的惊叹。此外,马教授巧妙地将地质景观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探寻自然中的科学与美学,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互动赋能:让求知的热情持续升温

在互动环节,马教授提出了多个充满趣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思考与踊跃发言,现场氛围异常热烈。讲座临近尾声之际,马教授不仅向学生们赠送了相关书籍,还安排他们亲自触摸标本,这一举措给学生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科普播种:让探索精神在心中扎根

作为宜居大讲堂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本次讲座本次大讲堂课由民盟地大委员会筹划,不仅向学生们普及了地球科学知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种子。马振东教授凭借其深入浅出的讲解、丰富多彩的实物标本以及生动鲜活的案例,成功将“美丽的地球”这一课本上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值得守护的生命共同体。这样的科普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会用科学的视角欣赏家园之美,以敬畏的心态守护地球。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对责任与情怀的深刻培养。(编辑:吴瑛婷  审核:罗红兵)

学生感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