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地、下海、登极”,跟着地质专家踏遍国内外山川湖海,穿越时空探寻地球的奥秘,长大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我是骄傲的地大少年。

(通讯员 陈向莲)海洋,这颗蓝色星球上最神秘和广袤的区域,通过每一次潮汐和波浪展现着无尽的生命力,怎么样才能“关心海洋、认识海洋、保护海洋”?让我们跟随专家的脚步,一起揭开海洋的秘密面纱!

2025年4月2日和4月9日,我校有幸邀请到民盟地大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郑彦鹏教授做客“宜地大讲堂”,给三(1)班的全体同学带来两次海洋科普讲座。
郑彦鹏教授是海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海洋调查研究工作20余年,足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大洋,2018年曾担任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向阳红01”船航次首席科学家。
郑教授带来的科普讲座题目是《给大海做体检》和《海上生活之点滴》。
郑教授报告首页的海水动态图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大家都很好奇地问教授:“您是怎么做出来的呀?好厉害呀!”


“2025年最火的技术是什么?是AI,这张图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海面动态复原了”,郑教授绘声绘色地给同学们讲述了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海洋的重要手段,讲述他是怎样利用仪器设备去探索海面下掩藏的神秘信号。“海洋就像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湛蓝的海水时而碧波万顷,时而波涛汹涌,海水中充满着各种奇妙的生物,海底遍布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为了增加同学们对大海的感性认识,郑教授形象地将科学家化身为“医生”,教同学们如何“给大海做体检”,让同学们了解海洋环境变化包涵的数字奥秘。
首先,郑教授带领同学们给海水“做体检”。“健康的大海和人类一样,具有适宜的温度、盐度等参数,科学家可以使用温盐深探测仪测量不同深度的海水温度和盐度,也可以借助水下摄像机识别出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对温度、盐度、叶绿素等参数的测量,人们就能够全面评估海洋健康状况,为未来的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定量数据支持。

其次,郑教授教同学们给海水下面的海底“做体检”,我们通过考察船上安装海洋声呐、重力仪、地磁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就可以了解海底地形地貌变化和地下的地层组成,也能够使用载人潜水器、电视抓斗等庞然大物来获取海底矿石样品。这时,郑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爷爷的事迹,鼓励同学们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接着,郑教授以2018年在南极海域考察为例子向同学们介绍了给海水和海底“做化验”。通过对海水、海底取的样品的化验分析,可以发现当地海洋生态环境较好,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种类,尤其栖息着大量的鲸鱼、企鹅等南极特有动物。但是,在海底泥土样品中却首次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微塑料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已经影响到了远在数万公里以外的南极海域。这也向同学们敲响了警钟,虽然武汉距离海洋较远,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会沿着长江不断地输入海洋,逐步向外影响到深海大洋的生态环境。

最后,郑教授展示了海上考察航次期间的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海上生活的点点滴滴。从200年前英国挑战者号环球考察的艰辛探索到我国向阳红01船环球航次的丰硕成果,从“直挂云帆济沧海”到出海期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从“此事难得一生有”到壮志酬筹的“此景只应南极有”。郑教授激动地指给同学们看“长城海山”——那是中国科学家在南极海域德雷克海峡首次发现并命名的一座超过海底1200米的海山,激发了同学们满满的民族自豪感!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上的生活、学习和野外考察情况。

人类对海洋的热情从未停止过,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勇往直前探索海洋的深邃和博大!无论是早期的航海探险,还是如今的科学考察,先进的仪器设备始终推动着海洋科学的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后,郑教授引用了《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作为本次科普活动的结束语,勉励各位同学好好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讲座开始前,班主任陈向莲老师代表学校向郑教授颁发了附校“荣耀嘉宾”的荣誉证书。讲座结束后,郑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飘洋过海”的珍贵“纪念品”《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纪念封》,向优秀学生代表进行了赠送,回答了同学们热情洋溢的问题,并与三(1)班全班师生一起合影留念。



“宜地大讲堂”是附属学校的特色活动,它整合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势科普资源,聘请大学有关院士、专家、教授进行科普讲座,将地大科教资源转换为科普资源带给附属学校全体中小学生,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海洋的奥秘无穷无尽,而“给大海做体检”则是解开这些谜题的关键步骤。本次科普活动由民盟地大委员会筹划,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加珍惜自然资源,积极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未来属于那些敢于追梦的人,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力量!(摄影:殷景川、冯涛 编辑:吴瑛婷 审核:罗红兵)
【学生小报】





